C114讯 4月8日消息(九九)近日股票里杠杆什么意思,以“探索技术趋势,引领产业创新”为主题的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在中关村论坛期间举行。
论坛期间,中关村泛联院首席科学家、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刘光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今年6G的关键词是“标准化”,本月10日至11日,3GPP在韩国仁川举办6G国际标准研讨会,标志着3GPP正式开始6G标准化相关工作。预期2029年上半年第一个6G标准基本完成,在2030年具备商用能力。
6G发展以场景为牵引、需求为导向、商业闭环为目标
“对于6G发展,特别是从产业角度来说,我们一直倡导要以场景为牵引,需求为导向,商业闭环为目标,而不是单纯靠技术驱动。”刘光毅说。
6G将会支撑和适用新的场景、新的业务、新的应用和新的商业模式,在这样的背景下,需要考虑如何在标准推进的同时,尽早开始业务应用和终端探索。将网络与业务、应用、终端有机结合,形成双向驱动,加速6G应用落地。这既能让用户真切感受到6G的优势,更能发挥网络价值,赋能整个社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。
展开剩余71%刘光毅提到,北京在6G产业发展中优势显著,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、高校资源和完整的产业链条。中关村泛联研究院正承担北京市科委共性平台开发工作,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。建议北京市围绕通信、感知、计算、AI 等领域布局产业链,构建特色产业。另外,北京互联网企业众多,推动其与传统通信行业深度融合,有助于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,提升北京在6G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。
刘光毅强调,6G的发展要与各个行业的发展节奏相匹配,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。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周期和壁垒,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,打破“烟囱”式的发展模式,实现6G与各行各业的双向奔赴。
以低空无人机场景为例,刘光毅建议政府部门明确基础设施建设、维护和运营责任,建立商业模式闭环。运营商建立通信感知基础设施,政府部门为基础设施的使用买单,无人机使用者支付一定费用,同时引入保险公司,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。这样整个商业模式就可以形成闭环,推动应用的发展。
6G应用前景广阔,具身智能机器人潜力巨大
谈及6G商业应用路径,刘光毅表示,整个行业一直在探索6G能够带来哪些新的业务场景和体验,“我个人比较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”。
“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,特别是DeepSeek的出现,让未来普惠智能变为可能。未来每半年到一年,AI方面就会有更大的进展,进一步加快AI的普及应用。” 刘光毅说,“6G的网络目标是要实现对无处不在的AI应用的支撑,而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。”
刘光毅指出,当前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,老人的看护、照顾和陪伴,以及小孩的陪伴等方面,对机器人有着强劲的需求。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可能成为一个与ToC用户体量相当的产业,潜力巨大。”
刘光毅认为,6G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通信、感知、计算、AI甚至大数据、安全等能力的结合,更好地赋能智能机器人的算力卸载、AI能力卸载和感知能力卸载。通过这些可以使机器人变得更加轻便、成本更低、电池续航能力更强,从而使其走出传统的家庭场景,拓展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。
然而,当前机器人行业存在“各自为战”的问题,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普及。为了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,中国移动联合华为、宇树等企业以及海外运营商,在刚刚结束的西班牙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起成立了Mobile AI community,希望打造开放的机器人生态,进而降低成本,迎来机器人发展的“春天”。
刘光毅还提到沉浸式体验、低空经济和智慧医疗等6G应用领域。人们能够通过网络辅助的XR信息终端,实现真正的沉浸式体验,提升ToC市场的业务应用;在低空经济方面,6G网络可以让无人机送货、载人低空飞行器等应用更加安全、智能,还可以构建立体交通体系解决交通拥堵问题;在医疗领域,可穿戴、可植入设备以及纳米机器人等,可以帮助采集人体实时信息,构建数字化人体模型,实现疾病的预测和预警,提前进行干预,提升生命质量。此外,数字孪生也是6G赋能社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应用场景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,可以对城市、工业生产等进行模拟和预测,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。
对于6G先ToB还是先ToC的问题,刘光毅认为是二者并重。ToC市场已经是存量市场,需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,推出新的业务和终端;同时需要拓展ToB市场,寻找新的增长空间,解决成本、个性化、定制化以及多能力一站式服务的问题,更好地赋能各行各业的发展。
“另外股票里杠杆什么意思,6G一个很大的任务是降成本、降能耗,但更重要的是在新场景、新终端、新商业模式中提升用户体验,同时解锁更多新能力和新应用,形成良性循环。”刘光毅说。
发布于:上海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