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看到一句文案,不能因为整个时代都在前进,而忽略那些被撞倒的人。是的,在历史的进程之中,总有些人会被时代遗忘,甚至被撞倒。
我的老家当年是一个以煤矿为主业的城市,因为有煤矿,所以很多产业都是围绕煤矿产生。不仅如此,我的爷爷辈,父辈,甚至是兄弟辈,都曾以煤矿为生。可煤矿总有枯竭的时候,随着几家大型煤矿的关停,成为了资源枯竭城市。如果城市的变化是时代前进的结果,而随之开始四处漂泊的矿工则是被时代撞倒的人。
前几年回老家,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,《回乡见闻: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涅槃!》。作为人口输出型城市,我一直在想,时代的资源划拨能不能再合理一些,虽然不是过去车马慢的时代,但远离家乡的奔波,已经淡化了本该有的亲情、友情,生活的气息也在减淡。如果我们我们努力之后换来的是如此,那我们努力的意义又是什么呢?
前几年我在山东工作,后来又辞职到了南方发展。我原来的工作单位是一家大型民企,建了很多火电机组,我也有幸经历了那段辉煌历程,虽有煎熬,但的确也学到了很多。我离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公司开始出现小机组关停的情况,考虑个人发展,想要再进一步已经不太可能,所以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漂泊之路。
展开剩余74%后来公司继续关停了很多机组,很多人不得不离开,当然也有人选择了坚守。好在公司发展得不错,留下的人得到了很好的安置,但也有人去了外省、东南亚甚至是非洲。对于一家民企来讲,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实属不易,但那些走上漂泊之路的人,何尝不是被时代所撞倒!
电厂关停的新闻不绝于耳,前段时间山东省有关人士表示,2025年山东30万千瓦以下发电抽凝机组将基本退出。我查了一些资料,可能不是很准确,2019年的统计,山东共有30万千瓦以下机组694台。过去几年已经持续关停了几批,假设当前在运的还有100台机组,按照每台机组100人的保守配置,那也将影响到上万人的工作和生活。
不过我也注意到,山东未来几年也会布局2000万千瓦左右大型煤电项目,可以有力消纳人员就业问题。小机组关停是大势所趋,而那些被迫离开原来工作地点的同行,如果能够分流到新的电厂工作,即便被时代撞倒过,爬起来的也很坚实。
今天,山东能源局网站还公布了一批已关停并转低效燃煤机组名单。
我看到有网友给我留言,某电厂关停后,会有新的机组替代。有一些电厂机组关停后能够在原址重建甚至扩容,有一些易址重建,这些都是最好的结局。当然也有不幸的,电厂关停后,人员分流,个中酸楚非局外人所能共鸣。
著名作家刘慈欣曾经也是电厂的一员,当年娘子关电厂也面临关停,很多人员被迫分流,据说刘工也去了其他电厂工作。我看多他的文章,有一部分写的很压抑,比如这段关于1379号监听员的内心独白,总感觉是他当年在娘子关电厂关停前内心的真实写照。
从大局上,淘汰落后机组,能够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,但想要合理安置原有的电厂职工,一直是一个难题。你要安置的,不仅仅一名电厂职工,很多时候还包括家属院更多的职工家属,要解决老人的养老,孩子的教育,还有很多的方方面面。
其实,任何一个行业都会面临走到终点的命运,只是不同的行业转型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已。对于电厂技术人员来说,因为工作的真实性,一旦离开电厂很难适应社会上的其他工作。这也不绝对,我身边有朋友转型就做得不错,有的开了网店,有的做了销售,还有的自己开了公司。
当然,更多的人选择了继续自己的专业,不过走上了背井离乡的生活,有相当一部分去了海外。大家都很拼,为了自己的生活。
既然选择了不向生活低头,既然选择了离开,再努力一把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。
尘世茫茫无限,人生碌碌争先。
内心强大,便胜过百万雄师,
只身一人,也可挡千军万马。
时代车轮滚滚向前,吾辈当青出于蓝,而胜于蓝!
写给所有电力人!
2025年1月20日上海商品期货配资,于上海!
发布于:山东省